生 平
本名
鍾理和
其他名
鍾錚 江流 鍾堅 禾里
性別
男
籍貫
臺灣省屏東縣
出生年
1915.12.15
卒年
1960.08.04
族群
客家
年表
年表1
個 人 簡 介
生於民國四年九月二十九日(農曆),臺灣省屏東縣人。民國二十七年隻身前往中國東北,到遼寧省瀋陽市去做駕駛汽車的工作。民國二十九年回臺灣娶鍾平妹為妻──因犯上同姓通婚大忌,三十年移居北平。三十五年再回臺灣。他一生沒有固定的職業,卻把全付的精力發在寫作和自修上。刊登他的作品最多的林海音說他是「苦命又狂愛寫作的作家」。鍾理和所受的教育,僅是日據時代的高小畢業,再加上一年半的漢文私塾而已。但他對文學極感興趣,閱讀了許多古體小說及新文學作品,四十五年曾獲中華文獎會國父誕辰紀念長篇小說第二獎。民國四十九年八月四日因病逝世,得年46歲。(資料來源:《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(新編)》第四冊,行政院文建會,民84年3月,頁400)
寫 作 風 格
鍾理和創作文類包含散文、小說等。因客觀環境不允許,只能在創作中尋找人生的出路,晚年對生活絕望,對文學感到無力,生前雖一再告誡家人「不得再有從事文學者」,然而在備嘗人間疾苦之後,仍執著於文學創作,不改其志,具現了作家追求理想的精神,陳火泉稱之為「倒在血泊中的筆耕者」,是對其不朽形象最傳神的寫照。鍾理和小說中往往帶有濃厚的自傳性色彩,《夾竹桃》為其赴北平期間的經歷縮影,描述貧困與破敗的生活黑暗面;《笠山農場》則是以作者自身在高雄時的親身經歷,描寫了同姓婚姻的困境以及反應農民的勞動生活;《故鄉》系列更是描繪出一幅幅臺灣農村痛苦生活的景象,表達了對於農民生活的關注與同情。婚姻、貧窮和疾病則是三個相互糾結的主題,成為鍾理和作品中的基本題材,葉石濤評論其小說:「一向不以社會性觀點來處理題材,倒用美學和人性來安排情節,使得他的小說細膩動人有高度的藝術成就。」(資料來源:《2007臺灣作家作品目錄》VOL.3)
得 獎 紀 錄
作品:
笠山農場
獎名:
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─國父誕辰紀念獎金
獎項:
長篇小說類
獎次:
第二獎
年度:
45
連 結
個人網站:
http://km.cca.gov.tw/zhonglihe/home.asp
相 關 論 文
論文名稱:
鍾理和笠山農場寫作研究
研究生:
翁小芬,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89學年度
論文名稱:
臺灣客籍作家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研究
研究生:
楊嘉玲,國立成功大學 藝術研究所89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文學中的原鄉與鄉土
研究生:
羅尤莉,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84學年度
論文名稱:
超越悲劇的生命美學--論鍾理和及其文學
研究生:
吳雅蓉,國立中正大學 中國文學系87學年度
論文名稱:
殖民統治與差異認同─張文環與鍾理和鄉土主體的承繼
研究生:
王萬睿,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93學年度
論文名稱:
台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人物的文化認同
研究生:
王慧芬,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87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疾病文學研究
研究生:
洪玉梅,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95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文學裡的「魯迅」
研究生:
張清文,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94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文學研究
研究生:
林姿如,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88學年度
論文名稱:
臺灣客籍作家長篇小說中女性人物研究──以吳濁流、鍾理和、鍾肇政、李喬所描寫日治時期女性為主
研究生:
劉奕利,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93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作品與思想研究
研究生:
林廣文,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94學年度
論文名稱:
現實與文學的糾纏 ----談鍾理和的貧與病
研究生:
賴慧如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92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文學語言研究
研究生:
鍾怡彥,彰化師範大學 國文學系90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笠山農場語言運用研究
研究生:
吳幼萍,輔仁大學 中文系87學年度
論文名稱:
人間的條件---鍾理和文學裡的魯迅
研究生:
張燕萍,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89學年度
論文名稱:
鍾理和地誌書寫與認同形構歷程研究
研究生:
何淑華,國立東華大學 中國語文學系96學年度
論文名稱:
從書寫治療看鍾理和生命情結的反思與超越
研究生:
林玲燕,中興大學 中國文學系所94學年度
照 片
手 稿